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
抓好農田排澇工作的緊急通知
各市(州)人民政府,長白山管委會,長春新區、中韓(長春)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,各縣(市)人民政府,省水利廳、省農業農村廳、省應急廳、省氣象局:
今年6月以來,全省先后發生4次強降雨過程,降水量較常年多一倍有余,特別是7月6日以來,受減弱熱帶低壓“暹芭”殘余環流北上與西風帶高空槽影響的第4次強降雨過程影響,全省平均降水量達到40毫米以上,最大降雨點位達到200毫米以上,疊加前期降水影響,導致部分農田積水、農作物受災。為抓好農田排澇工作,確保作物正常生長和安全成熟,奪取全年農業豐收,現就有關事宜緊急通知如下。
一、提高思想認識,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
當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,國內外糧食供給不確定性因素增加,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,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工作,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具有極端重要意義。今年夏季年景總體偏差,降水時空分布不均,區域性暴雨過程及局地強降水較多,已經給全省農業穩產豐產帶來一定影響。據氣象部門預測,后期還有2個左右臺風直接或間接影響我省,極易與當前農田內澇疊加,加重災害影響。各級政府務必要提高政治站位,充分認清當前農田排澇和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嚴峻性和緊迫性,切實把做好農田排澇工作作為重中之重,加強組織領導,迅速部署行動,采取超常規措施,全力以赴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。
二、壓緊壓實責任,分級包保抓好農田排澇
各級政府要建立常態化包保責任制,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、分管領導具體抓,各級應急、水利、農業農村、氣象部門各負其責、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。要落實分級包保責任制,實施省包市、市包縣、縣包鄉、鄉包村的逐級包保,形成一級抓一級、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。要落實縣級政府屬地主體責任,明確各縣(市、區)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區分片包保任務,切實把各項應對舉措抓緊抓實、落細落到位。各級包保責任人要深入一線,靠前指揮作戰,確保農田排澇迅速展開,取得扎實成效。
三、迅速展開排查,及早排出農田內澇
要立即組織力量逐村排查,摸清農田內澇底數。要組織農業專家及農技人員會商研判,根據作物長勢、積水情況,區分輕重緩急,分類指導服務,因地制宜及時采取排澇措施,確保第一時間最大限度排出田間積水,努力實現“龍口奪糧”。對地勢較低、積水較深地塊,及時采取機械強排措施,用最短時間排出田間積水,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;對積水程度較輕的旱田地塊,及時挖溝排水,隨時清理、疏浚排水溝渠,防止因田間積水、土壤通氣不良造成的根腐病、莖腐病發生;對發生澇災的水田地塊,抓緊組織人力、物力排水搶救,防止水稻上三葉長時間浸水,在陰天排水時可一次排干,晴天排水時則先使稻株上部露出水面,恢復生機后再排掉剩余積水,先排地勢高、易排的地塊,爭取上三葉盡早露出水面,減少被淹天數。
四、強化政策支撐,推動恢復生產措施落實
各地要圍繞促進作物安全成熟,采取有力有效措施,努力減少極端天氣影響。對長勢較弱地塊,要統籌用好玉米、大豆和稻谷生產者補貼,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和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資金政策,重點支持推動噴施葉面肥、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促早熟措施落實,促進植株恢復正常生長。有條件的縣(市、區)要加大投入力度,擴大促熟作業范圍。對絕收地塊,要及時組織農民毀種青貯玉米、蔬菜等作物,努力做到受災不減收、一畝不撂荒。要積極組織保險機構與參保的受災主體對接,做好查勘查驗和理賠工作。通過有效的組織發動,充分調動農民抗災自救的積極性主動性,群策群力抓好災后生產恢復。
五、加強監測預警,抓好病蟲害防控
由于近期連續降雨,田間濕度大,隨著氣溫升高,病蟲害發生及蔓延概率增加。要重點加強玉米作物的莖腐病、大斑病及玉米粘蟲,水稻作物的稻瘟病、細菌性褐斑病及水稻二化螟,大豆作物的根腐病、霜霉病、菌核病及大豆蚜蟲、食心蟲等病蟲害監測,堅持治早治小,統防統治、聯防聯控。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,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村屯、田間地頭,跟蹤開展防治技術指導服務,達到防控標準的地塊,立即實施防控,推動防治工作適時、經濟、有效開展,突出抓好病蟲害防控,全力以赴“蟲口奪糧”保豐收。
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
2022年7月10日
下一篇:這類城市落戶限制,全面取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