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/29/2016 15:14:31 616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08/10/2016 13:47:14 608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今天在遼源東邊十八里遠的壽山鎮,鎮政府所在地那里的老地名叫熱鬧街,又把它簡稱叫熱鬧。要問它為什么叫這樣一個名字。據老年人講,早年從遼源往東邊走人家很少,很冷清,
03/04/2015 12:57:33 601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在我市西安區燈塔鄉東孟村一組有座大山,這座山的名字叫一撮纓山。 據當地的老年人講,從前在這座大山上長的都是一些枝河比較矮小的灌木的山草,但在它的最高山峰上,卻
04/30/2015 08:46:35 595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今日我市工農鄉興國村最早的名字叫大豬圈。在光緒二十二、三年的時候,在今天興國村的那片土地上只住有四五家農戶。當時那里地廣人稀,在那富饒土地上住著很少的人口,他們
06/23/2015 10:22:25 587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04/23/2016 10:56:04 584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遼源老年人都知道,1950年我市副市長胡安順是一個跛腳市長,他的是腳是怎么跛的呢? 胡安順同志是江西人,小時是放牛娃,15歲參加紅軍,后給首長當紅小鬼,也就是
06/26/2015 10:21:23 583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04/30/2016 10:56:13 576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早年在遼源城里有大量的麻雀,它們在城內飛來飛去,與居民朝夕生活在一起。解放初期,遼源只有四萬多人口,居民住的比較寬敞,家家都有一個大院子。那時在各家的院子里、房
03/12/2015 10:35:19 575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遼源煤田形成于休羅紀造山運動之時,由于地殼下降,使大面積長勢十分繁茂,高達四十公尺的蘇鐵科等植物沒入水中,經過漫長的歲月,堆積而形成煤層,屬于地臺型沉積而形成的
01/17/2015 09:17:20 574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公歷1926年(民國十五年),我父親李麟章十六歲,離開山東老家黃縣北鄉城村,與同鄉人結伴一道出來闖關東,他們到西安縣(今遼源市)以后,在一個較大的商號里做學徒。
05/06/2015 08:56:11 565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01/11/2016 09:47:46 562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02/15/2016 09:26:58 558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解放初期,在我市南大橋(今龍山橋)附近,有一位叫邊可巖的人,在那里開了一個修理膠皮轱轆大車的修配廠,生意干得很紅火,家庭生活也過得很不錯。邊可巖是河北省河間縣人
03/05/2016 13:54:54 558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1902年(清光緒二十八年)秋,清朝政府在大疙瘩山(今龍首山)西側設立西安縣,并選擇今天大什字街為中心位置,南起今天南加油站,北到今天消防隊,東起今天龍山天橋,
05/25/2015 13:26:29 555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早年西安縣(遼源)有積盛壽、長泰祥、和發祥、德聚祥、同仁達、德慶長、廣生堂、世一堂等八家大中藥房,每家藥房內都配有三四名坐堂先生。那時藥房的前柜(門市)經營川廣
08/04/2015 15:44:27 548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2000年8月20日,我邀請在我市多年從事文化工作的齊志學先生,一同前去龍首山考查四百多年以前建在這座山上的葉赫東城。在《西安縣志》上有這方面的記載,并附有一張
03/13/2015 13:15:27 543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在我市北面東遼縣足民鄉解放村五組和安興村五組一帶,有一座從西北向東南走向的大山。這片大山有五座山峰,西北面的第一座山峰最高,這座山峰的名字叫五鳳樓山。在五鳳樓山
04/11/2015 09:24:27 538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提起我市北面東遼縣建安鎮境內的大波頭(山),人們都知道那是清朝康熙皇帝曾經游歷過的地方。 據在大波山下安山村五組居住,現年80歲的程萬富老人講,大波頭(山),
03/26/2015 10:16:00 538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
在我們遼源這地方。有四棵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古樹,均為榆樹。它們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,堪稱是遼源的老壽星了。它們這分布在遼源市東南西北四個方向,傲然生長在自己的土
03/10/2015 09:02:27 533次閱讀遼源史話轉載付費閱讀